江西乡村教师教龄满25周年可以直聘高级职称,是真的吗?

自中小学职称合并以来,“高级”职称就成了很多老师的终极目标。但是,“中小学高级”指标很少,笔者所在的乡镇,一百几十个老师,也就区区几个“高级”而已,而符合晋升条件的一级老师多达四十人,僧多粥少,不多的指标基本被校级领导,行政干部占了去,一线老师只能望洋兴叹了。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江西今年的高级职称评聘跟往年有所不同,分为“中小学高级”和“乡村中小学高级”,对在边远农村工作25年以上的老师开了绿灯,降低评聘标准,并且“乡村中小学高级”不占高级职数。这一举措让很多本已对高级职称失去信心的农村老教师看到了希望。“乡村中小学高级”的评聘标准比“中小学高级”降低了很多,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就可以申报:一:中小学一级职称年满五年(本科学历四年);二:乡村任教25年以上;三:任中小学一级以来年度考核,师德考核至少要有一年优秀等级;四:论文区级以上三等奖或刊物发表,优质课,说课区级以上三等奖。这些条件比起原来的“中小学高级”来说,降低了很多要求,比如没有区级以上的荣誉称号,没有要求课题立项结项,没有要求指导获奖,示范观摩课……

笔者今年刚好在乡村任教26年,对照上面条件一看,基本上也都有(其实只要在工作岗位,有评职称的意愿,上面那些条件基本上都能有),于是兴高采烈地报了名。虽说是“乡村中小学高级”的申报,但是表格,网上申报跟“中小学高级”并没有两样,而且也还是要经过评聘小组打分审核通过的,并非申报就能评上,所以准备资料,填写表格丝毫马虎不得。

表格比较复杂,自己又不太懂,怎么办?听说教育局打印店的老板是这方面的高手,历年来的职称评聘的表格基本都是他做的。自己准备好相关资料,他帮你整理好,做一份申报资料200块,不包括做网上申报。虽说有点贵,但是谁叫人家专业呢?当天下午就来到教育局打印店,抬眼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不是街市胜过街市,不足20平米的打印室挤满了各个乡镇前来做申报材料的老师,打印店老板两口子一个审核资料,一个负责做材料,忙得不亦乐乎。

由于今年是之一年设立“乡村中小学高级”,各乡镇申报的人特别多,突发的状况让打印店老板也措手不及,吵吵嚷嚷中,一天下午就过去了,除了听到一些马路消息,啥也没做。挤在打印店的大多数老师也都一样,用老板的话说,一下午还没做到两三个人的资料。

没的说,第二天接着去,情况依旧,不过老板学聪明了,把门关起来,有熟人介绍的先放进去,我们这些没熟人介绍的,只能在窗外看着里面热热闹闹,忙忙碌碌。申报时间只有一个星期,时间不容浪费,因为除了纸质材料,还需要扫描所有证书资料进行网上申报。按照这样的速度,打印店老板是肯定指望不上了,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了。

打印店老板那里有评聘专用的档案袋出售,一个15元,里面有几张评聘的表格样表,虽然很贵,但是别无分号,不买不行。对照自己的获奖材料,对照自己的相关证件,一项一项往下填,碰到不懂的就只能打 *** 互相咨询。对于教龄25年以上的老师来说,纸质材料虽然麻烦,但是总算自己也能做,虽然不那么规范,但是慢慢琢磨总能做出来。难的是网上申报,一项一项,一环一环,一个环节过不去,下面的环节就无法进行,还需要把所有的业绩材料和证件,证明进行扫描,上传。

申报时间只有几天,到了时间节点,申报端口关闭,那就彻底凉凉了。亲眼见一个老教师因为找不到人帮助网上申报急得直掉眼泪,因为申报表项目比较多,而且都需要传相关扫描件,所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年轻老师并没有做过这样的申报工作,所以也不敢贸然下手,生怕因为自己的操作出了问题影响到评聘。

好在我平时也算是会使用电脑,虽说不熟悉,但是慢慢摸索,用了两天的时间终于赶在端口关闭之前完成了网上申报。纸质材料也赶在交表时间之前上交。具体结果就要等待了,即便通过了材料审核,网上审核,还需要通过说课评分才能评为“乡村中小学高级”。很多同事开玩笑说:“做一次申报材料就像生了一个孩子似的,每个三五天根本做不完”,我倒觉得,乡村老师评聘高级有点像唐僧取经,历经磨难方能修成正果。

景德镇两教师职称材料造假被教育厅通报,“掺水”的证书让谁难堪?

江西省教育厅印发通报,对6起省内中小学老师违反师德师风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公开曝光。这六起典型案例中,有违规补课办班的,有在校外培训机构 *** 的,也有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的,这些现象也是师德师风问题中的顽疾,几乎每年曝光的事例都差不多,只是曝光的学校和老师不一样罢了。

这一次比较不一样的是,通报了景德镇浮梁的两位老师职称材料造假的问题,通报指出,这两个老师在职称评审的过程中,提供了虚假的荣誉证书,因此给予这两个老师警告处分,并且一年之内不能评优评先,不能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评职称需要材料和证书,这是众所周知的,材料齐全,荣誉证书比较多,就意味着能够优先评聘,快人一步。在教师职称评聘材料中,有一些是硬性的条件,比如年度考核优秀,师德师风考核优秀,比如要有相应等级的论文发表(根据职称的高低,等级也不一样),有的地方高级职称还要求县区级以上的优秀荣誉。还有一些是加分项,比如优质课比赛,一定级别的公开课,还有指导学生获奖,说课竞赛获奖等等。

硬性条件是不大能够造假的,因为硬性条件审核的比较严格,一旦不合格是没有资格参加评聘的。年度考核,师德师风考核每一年的结果在网上能查到,无法造假,县区级以上的荣誉都有案可查,造假可能性比较小。

论文发表除了要有刊物,证书之外,还要在相关上能够查询到才行。虽然发表论文不难,只需要交钱就可以,但是时间上是没办法造假的,要提前一年的时间去准备才行。

能让有的老师“动脑筋”的是那些加分项,比如县区级的优质课竞赛的获奖,说课比赛的获奖,示范课,公开课的证书什么的。首先教研室几乎每年每个科目都会组织优质课,说课,课件 *** ,微课等等竞赛,每年发出的证书不知凡几,经年累月下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可以说是满天飞。

前几年这些比赛的证书在网上也没有备案,所以只要能拿出盖着教研室公章的证书,评聘机构也很难判断真伪。除非是有人举报,才会去认真查验公章,查找当年比赛的相关记录才能进行辨别,不过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这也就让那个有的老师存在侥幸心理,想着走捷径,为自己的评聘增加一些胜算。

比赛的获奖证书本来是一种荣誉,但是和职称挂上钩,似乎就有点变味了。自从和职称挂钩之后,以前无人问津的各种比赛变得走俏起来。比赛名额有限,一所学校一次比赛往往只能拍一两个老师参加,而需要这个证书的老师又挺多,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请客送礼拉关系,大家不是为了比赛,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教学风采而去,纯粹就是为了那一纸可以在职称评聘中加分的证书。

那些因为指标限制不能参加比赛的老师怎么办?难道就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分数落后于人?这个时候有的老师就开始想“办法”,走“捷径”。比如浮梁的这两个老师,提供了虚假的荣誉证书,想滥竽充数,蒙混过关,没想到还是砸了自己的脚。

为人师表的老师,却做出这样弄虚作假的事,实在让人感叹,但是这样的事我想绝不是之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职称评聘制度还在,证书加分规定还在,这样的让人难堪的一幕还会出现的。

[江西省]江西职称是假的,江西职称评定

江西新余职称是实体证书吗

不是。江西省简化职称办事流程,改进职称服务方式,启用专业技术资格电子证书和电子评审表,向评审通过人员直接发放电子证书,不再发放纸质证书。江西省对从2018年起通过江西省职称申报评审系统评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从2019年起通过全省统一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发放电子证书。专业技术资格电子证书加盖证书签发单位的电子印章,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截止到2022年8月3如仍在使用电子版证书。

江西11名教师违反师德师风被曝光,将会面临什么处罚?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本应该是个受人尊敬且体面的工作。但在教师队伍中,仍然有一些人违背师德师风。近日,江西就曝光江西职称是假的了11名教师违反行为,来看看他们将受什么惩罚江西职称是假的

1.办班补课,记过处分失去职称资格

众所周知,在校老师是不允许课外办班的,根据江西教育厅通报,江西农业大学北区一名教师,利用暑假期间,就开设作文和书法辅导班,违反了师德师风。

这还不算,这名教师还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应该没有资格的学生,纳为“三好学生”活动对象,有失公平原则,这是作为教师最不应该犯的错误。通过这两件事,也让这名教师记了大过,同时两年内不得参加职称评选。

江西职称是假的我看来,这名教师是明知故犯“顶风作案”,明明知道不能办班授课,还不顾规定,确实给学生们做了不好示范。

2.教师变销售,推销辅导资料

其实在生活中,江西职称是假的我觉得这种情况很常见。教师要求学生去固定买辅导资料,有些甚至明确表示去哪里江西职称是假的?可能他会从中获取一定提成吧。教师秒变销售,通过自己的权威让学生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点同样违法师德师风。

而违法教师也被取消了“评优评先”“年终绩效考核奖”的资格,真的有些得不偿失。

3.资料作假,做出错误示范

景德镇市浮梁县的两名教师,则因为申报职称材料作假而受到处罚。

在申报材料时,这两名教师提供了虚假荣誉证书,因而受到了警告处分,和一年内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荣誉证书,是对教师工作认可的方式之一,而现在却成为一些教师晋升资格的虚假“门槛”,这是相当错误的行为。

在我看来,这和学生考场作弊没什么区别,同样是没经过自身努力而得来的结果,有什么意义呢?

4.课外 *** ,涉及4名教师

其实这种情况和课外办班辅导,性质是一样的,这4名教师则受到了记过,降低岗位等不同处罚,好不容易升上来的职称也与之无缘。

除此之外,还有几名教师因违反补课规定,而受到了相应惩罚。

说说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教师这份职业更像是一面镜子,教师在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如果连学生尊敬的教师都做出违反规定的行为,那么学生,家长要怎么想?

所以我个人觉得,选拔教师时不仅要专业知识过硬,更要在职业素养,人品以及道德方面给予考量,才能选拔出更为优秀的教师队伍,能更好帮助学生。

纵观以上违反师风师德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因为课外辅导, ***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以增加收入为目的。虽然可以理解,但这种做法毕竟违反了相关规定,如果教师将大部分知识都放在课外讲,那么试问课堂对学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写到最后

身为教师,我觉得良好觉悟也是很重要一方面,因为这份职业具有特殊性,就像是医生需要救死扶伤,教师更像是领路者,带领孩子们树立良好人生观,价值观。如果连老师都无法遵守相关规定,那么孩子们要如何信任他呢?

职称造假查出来会怎么处理?

处分为以下几条:

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要求,坚决整治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提升干部工作的公信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对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等档案造假行为的处理。

对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进行处理,坚持实事求是、准确定性,坚持区别情况、恰当处理,坚持宽严相济、惩教结合。

本办法所称干部人事档案造假,是指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篡改、伪造等手段,造成干部信息失真失实的行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干部人事档案造假行为:

(1)篡改、伪造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习经历、工作履历、民族成份等信息的;

(2)篡改、伪造公务员(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身份等材料的;

(3)篡改、伪造学历、学位等材料的;

(4)篡改、伪造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等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