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安市教师副高职称公布了吗
截止2022年12月18日,2022年吉安市教师副高职称没公布。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因为2022年教师副高职称评定之后,如果说已经通过审核,那么会在2022年的年底或者说在2023年的年初来发证书。所以2022年吉安市教师副高职称没公布。
吉安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地级市,古称庐陵、吉州,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
吉安高级职称评审通过比例
吉安高级职称评审通过比例百分之八十五。吉安高级职称通过率应该是85%。每一年在高评委的评审中,都有15%的人不能通过副高级职称评审。
江西吉安中小学教师职称多久通过审核
江西吉安中小学教师职称30个工作日内通过审核。根据查询相关讯息得知,江西吉安中小学教师职称会在30个工作日发布在官网上,可以上官网输入个人信息查询。
2021吉安教师职称开始了吗
2021吉安教师职称开始了。
推荐名额:
1、各地各单位要对学校年度职称申报人数进行事先审核控制江西吉安职称,严格在单位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有空岗的情况下进行申 报评审。
2、2021年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继续实行总量控制江西吉安职称,省人社厅、省教育厅下达我市正高级教师的推荐名额为14人江西吉安职称,并规定学校和教研机构行政领导职务推荐人数不超过30%(即全市最多4人)。
经研究,核定各县(市、区)的正高级教师推荐申报控制名额为4人(其中至少推荐普通一线教师3人),井冈山经开区的正高级教师推荐申报控制名额为2人(其中至少推荐普通一线教师1人)。各地各单位要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推荐人数可以少于控制名额,但不得超额推荐。
推荐要求:
按照《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江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赣人社发〔2016〕15号)规定的条件和标准组织推荐申报。
推荐工作坚持向教育教学一线倾斜,重点推荐长期在一线教师工作岗位上工作、取得突出业绩、做出重要贡献、得到同行和社会认可的教师。
市级向省级推荐上报人员中担任学校(村小、教学点除外)和教研机构领导职务(包括校长、副校长、校级党组织正副职、教研机构正副职)的不得超过30%。同一学校(单位)推荐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人。
以上内容参考:吉安市教育体育局--2021年全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申报
吉安2022教师高级职称评审什么时候可以查到
吉安2022教师高级职称评审什么时候可以查到?2022年高级职称评审时间9-10月可以查到。
江西吉安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必备条件一是什么
江西省中学一级教师资格条件
(试行)
之一条 评定标准
中学一级教师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胜任初中或高中循环教学,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功,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良好;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所教班级形成较好的班风、学风,学生在各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勇于承担教学公开课,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我省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盲聋哑学校中学部、工读学校、成人中等教育机构,以及省、市、县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在职在岗并取得中学教师资格证书的中学教师、教研员和电教教师。
第三条 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拥护中国 *** 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思想端正,师德良好,敬业爱岗,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己,品德言行堪为学生表率,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团结协作,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必须获得称职以上。
任现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在规定年限上延期申报或不得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职称者,延迟1年申报;年度考核不称职者,延期2年申报;受警告以上处分,没有解除处分者不得申报,受到不能解除处分的人员延迟3年申报;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二)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
二、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硕士学位,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受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2年以上。
(二)初中教师获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后,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且受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4年以上;高中教师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受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4年以上。
(三)确有真才实学,教育教学业绩显著,贡献突出,未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后,并受聘中学二级教师职务2年以上者,任现职期间,如其业绩条件与论文、论著条件符合第七条要求,则可破格申报。
第四条 专业技术工作质量(能力、水平)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专任教师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工作量和学校规定的每年听课数量;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每周上课4节以上,每学期听课不少于lO节;校级领导每周上课2节以上,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研员、电教教师须有计划地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指导教学、听课、评课,每年不少于:县级60天、市级40天、省级30天(提供基层证明材料)。
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教学中,关爱学生,因材施教。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服从学校安排,胜任班主任工作。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