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西宜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 笔试内容
2019江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 笔试内容暂未公布,根据为帮助大家可以提前了解此次考试情况,中公卫生人才网整理了2018江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 笔试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想参加2019江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 的考生有所帮助。望考生仔细阅读,提前为考试做准备。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公开 *** 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面试成绩占40%。
笔试
1.时间及地点。笔试时间为12月8日(上午9:00-11:00医学基础知识,下午14:00-16:00专科专业知识)。考点设在11个设区市,考生报名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考试地点。
2.笔试内容。笔试考试科目为医学基础知识和专科专业知识两科。
医学基础知识由四个部分组成:
①基础医学知识,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病理学等;
②临床医学知识,主要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中医学、传染病学等;
③公共卫生知识,主要包括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等;
④医学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卫生政策及法律法规等。
根据江西医疗卫生 *** 笔试注意内容,专科专业知识主要测查应试人员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技能、沟通技能、临床思维技能和应具备的个人素养。共分为九个科目(岗位代码之一位即为考试科目代码):
01临床医学类主要测查从事西医临床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02口腔医学主要测查从事口腔医学临床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0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主要测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方面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04中医学类主要测查从事中医临床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05中西医结合类主要测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06药学类主要测查从事药剂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07中药学类主要测查中医药方面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08医学技术类主要测查从事医学技术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09护理学类主要测查从事护理岗位的基本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
3.试题类型和分值。单科试卷满分为100分,医学基础知识为客观题,专科专业知识客观题和主观题各占50%,客观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主观题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
4.考生应考注意事项。考生凭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并携带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橡皮擦,不得携带计算器。答题所用的草稿纸由考试部门统一发放、回收。
5.违纪处理规定。对违反有关规定和工作要求,给考试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招考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影响特别恶劣的,给予停招一年的处理。对违反考试纪律的工作人员,视情节严重,分别给予取消工作人员资格、调离考试工作岗位或给予处分的处理。对在 *** 考试过程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考生,依据相关文件进行处理,并记入本人诚信档案。对以虚假信息骗取考试资格、聘用审批后放弃报到等不诚信行为,将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并通报其所在单位。对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扰乱报名秩序或者伪造学历证明及其他有关证件骗取考试资格的,取消本次报考资格。上述人员中,触犯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6.笔试成绩和入闱名单。笔试成绩及入闱人员名单将于2019年1月10日前后在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江西人事考试网上公布。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1:3的比例确定入闱面试人员。
2019下半年宜春教师资格报名时间?
1.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通知江西宜春2019职称,由于9月3日当天报名人数激增江西宜春2019职称,导致报名系统堵塞江西宜春2019职称,报名服务临时暂停,已于3日下午5点恢复报名服务,各省报名截止时间顺延2天,至9月8日截止。
2. 2019下半年各省教师资格笔试报考时间皆为9月3号。笔试考试时间为2019年11月2日,面试考试时间为2020年1月4-5日。
2019宜春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要审核多久?
2019年下半年宜春教师资格证报名审核最多三天,最少一天。
江西省宜春市的信息审核是网上审核,考生笔试报名资格审核由各设区市招考办(教育考试院)负责。网上审核主要审核考生照片、考生信息的完整性,有的当天就可以审核完毕,有的则需要两天到三天的时间。
2019宜春教师 *** 考试要考哪些内容?
小学材料题考点
一、新课改相关理念
1.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是发展的人
之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之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之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2.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 *** 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 *** 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 *** 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师应做到教学相长,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5.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6.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理念
之一,在评价功能上,要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第二,在评价对象上,要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第三,在评价主体上,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第四,在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第五,在评价内容上,要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第六,在评价 *** 上,要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第七,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二、德育规律与原则
1.四大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九大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1.基本含义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贯彻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基本含义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基本含义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基本含义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贯彻要求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 *** ;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 *** ,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2.贯彻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知行统一原则
1.基本含义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贯彻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宜春市教师职称一级啥时候
按照宜春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会议安排江西宜春2019职称,宜春市今年教师职称一级评审在9月19日前完成江西宜春2019职称,一般都是五个工作日之后就可以看到结果。
评论已关闭!